独家对话中国地震局专家:为何鲁甸伤亡惨重

2014年08月04日15:19     第35期      我有话说(0人参与)

  8月3日,16时30分,云南昭通鲁甸县。一场6.5级的地震,截至4日15时,已经造成398人遇难。

  近几年,处于马边地震带上的昭通频繁发生地震,2014年4月5日,昭通市永善县发生5.3级地震,2012年9月7日,昭通市彝良县发生5.7级地震。

  而十年前的8月10日,鲁甸县就发生过5.6级地震,造成至少4人死亡,594人受伤。

  为什么昭通5级以上地震频发?此次地震震级不是很高,为何人员伤亡如此惨重?在未来建设中,昭通需要如何减少地震可能带来的损失?

  新浪网专访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、博士研究生导师韩竹军,解读鲁甸地震。

不考虑地震地质灾害房子再结实也没用
新浪网:

昭通处在马边地震带上,这几年地震频发,这个地震带的特点是什么?

韩竹军:

马边地震带最主要的特点是这是一个中强地震活跃区,并且中强地震发生的比较频繁,这个地区曾经在上世纪70年代发生过大关北7.1级的地震,马边地震带在六七十年代也是地震频发的地区。

因为是破坏性强烈的、地震活跃的地区,地震部门一直是比较关注的。这个地震现在网上都说是小江断裂带,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不对的,它并不在小江断裂带上,更应该属于马边地震带,在马边地震带的南边。

从地震构造的特点看,这个地区是两组断裂带交汇的地方,就是既有北东向构造,也有北西向构造,同时,这个地区两组断裂交汇,因为这种交替的关系,也是形成这个地区中强地震频繁的机理。

现在有人归位为北东向构造的不一定准确,也可能是北西向的发震构造,这种构造与它的新生性有关。

新浪网:

昭通地震震级不是很高,但伤亡和破坏非常严重,为什么?

韩竹军:

昨天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我们所的领导一起商量,第一感觉就是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应是最重要的致灾因素之一。在中国西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带,地震地质灾害是非常重要的致灾因素,有些情况下是最主要的。

因为地震发生的时候导致了山体的滑坡或边坡失稳,山体滑下来、边坡失去稳定,可能就会对城区、乡镇造成摧毁。

我们现在还有个很重要的因素,就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很强,由于人口增加,人类活动的触角越来越广,在高山峡谷地带都可能有人居住,地震时,上面掉石头下来,房屋下面的地基也失去稳定性,从而产生很严重的人员伤亡。

新浪网:

也有人认为是因为房屋抗震能力太差导致。

韩竹军:

很多人把重大伤亡归结为房屋建筑质量,这是一个因素,但不是唯一,在这种地带,即使把房子修得很结实,但由于没有考虑地震地质灾害的因素,也没有用。

新浪网:

就是说,即使房子的抗震设防标准很高,仍然避免不了倒塌伤亡?

韩竹军:

是的,如果没有考虑地震地质灾害,是不行的。这次地震后,希望大家能提高防范地震地质灾害的意识。

山体松动更需要科学救援
新浪网:

这种地区发生地震后,救援面临的困难时什么?

韩竹军:

昭通地处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区,因山体隆升、河流侵蚀,地势起伏大,属于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,加上此次地震震动,山体疏松,在暴雨情况下,救援中一定要注意滑坡,现在更需要科学救援。

在我们今后恢复重建时,不要太匆忙,如果赶紧建房子,下次一个山洪下来,易于形成泥石流、崩塌等。

新浪网:

如何实现科学救援?

韩竹军:

现在地震、地质部门,一定要根据这个地区的地形、地质特点,对最容易导致次生灾害的地区要有粗浅的估计,在救援时,要避开危险地带。

有序救援也非常重要,而交通是第一要素,一定把山体滑坡的地方抢通,无关人员不要去。

新浪网:

这时当地地震、地质部门能做什么?

韩竹军:

要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做评估,这时候时间不允许做很细致的调查,但可以根据已有的数据系统来做。

新浪网:

大家很关心昭通是否还会有强烈的余震发生?能否从该地区的地质研究的角度研判下这种可能性?

韩竹军:

这是地震预测的事情,我无法做出预测。但从我一个地震工作者的角度,根据这个地区的地震构造的特点,再发生大的地震的可能性不太大,这没有预测性的意思。

有必要全国查清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的区域
新浪网:

这些年,地震和地质部门也都对在地震带上哪些地区不适宜建房有过研究,也提出过建议,但仍然有很多房屋建设活动。

韩竹军:

这有两方面的原因,一方面是科学研究成果能否让人信服,就是科学的普及性,是不是和社会需求密切相关,真正把工作扎根于社会需求。另一方面是以普通民众能够接受的方式普及科学研究成果。这是我们应该检讨的地方。

新浪网:

对于处于这个地震带上的地区在未来的规划建设上,有什么建议?

韩竹军:

我在中西部也在做研究,这是一个普遍性问题。有必要查清地震可能诱发地震地质灾害的地段,形成一个国家级别的区划图,把地震地质灾害强的地区标注出来,在以后的规划建设中,要有意识的避开这些地区。

新浪网:

比如像昭通这种地区,对于那些已经在地震地质灾害可能比较严重的地区的人口进行迁移,是否可行?

韩竹军:

国家有这个财力吗?地震不像雨水,年年有雨季,地震周期很长,有时候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有一次,现在人类对地震什么时候来没有搞清楚,如果中国中西部的居民都避开地震,这也不现实,你让人家避开,人家住了几百年没事,但一有事就要命。

只能说在未来的建设中,尽量避免。

分享到: